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山海关 >> 山海关资源 >> 正文 >> 正文

为何关宁铁骑在抵抗清军时不行,反而攻击南

来源:山海关 时间:2023/9/14

说两点哈,第一是关宁铁骑在和清军作战时,并没有表现的不好,相反,这是当时明朝边军系统里面最强大的一支军队了。第二,关宁铁骑在对战南明的军队时也没有势如破竹,直到最后清王朝对李定国十分棘手时,顺治皇帝才让吴三桂出动。而且吴三桂也是和李定国进行了各种斗智斗勇的博弈,才最终凭借清廷强大的国力取得了胜利。

在整个关宁铁骑的建军史上,和清军八旗在野外硬碰硬的大规模作战只有两次,即广渠门之战和松锦大战,其他时候,关宁铁骑并没有说是一次出动有上万的记录。宁远大捷之后,袁崇焕为辽东巡抚,他为了能够和清军硬碰硬的野战,花了两年的时间训练出了一支五万人规模的重骑兵部队,这些人及其擅长野战,装备精良,有高质量40斤重的棉布铁甲,还有各种精致的马枪、可以当锤子使的三眼铳和眉间刀以及弓箭,其统兵将领为祖大寿。对于关宁铁骑之所以可以成军这么快,并且短短两年便可以如此善战,根源是崇祯元年三月前后,有约十万众蒙古部落归顺明廷,被时任辽抚安置在锦州附近,辽镇将领即从中招募大批精壮善战之夷人充做家丁,时锦州总兵祖大寿更直接将部分蒙古人整编为降夷左右营,以蒙古部落首领为将,成为了祖大寿直属指挥的一直精锐军队,人数约三千人左右。也就是说这五万骑兵部队中最善战的是三千人,而且具有鲜明的家丁特色。

那这关宁铁骑有多能打呢?根据广渠门作战的情况,祖大寿自带一军在城门南,那必然最精锐的三千人都在自己跟前。根据史料显示,莽古尔泰是率领左翼四旗并蒙古诸部,在到达广渠门之后率先和祖大寿交手,而激战之后,祖大寿力退敌军。四旗兵力理论上是3万人马,另外蒙古从军是,而祖大寿这边应该也是关宁军主力,人数上和清军相差不大,所以从这个战绩来看,关宁铁骑和清镶白旗以下的旗军战斗力是不相上下的。

再就是松锦大战中的情况,此时关宁铁骑已经被吴襄和祖大寿交给了吴三桂。在松锦大战中的乳峰山会战,吴三桂以两万铁骑军反复冲入清军阵中,直接将两万清军伏兵打的七零八落。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分开的是,关宁军和关宁铁骑这两个概念,单指望关宁军步营和车营的战斗力,是很难和清军的满八旗抗衡的,所以关宁军的胜战绩基本都是关宁铁骑哪下的,而原因就是这里面的组成人员除了民风剽悍的辽人还有骁勇善战的蒙古人,再加上五万铁骑军中有三千祖家的家丁部队,那战斗力自然就高了。这和万历年间李家的家丁部队辽东铁骑是一个道理。

而关宁铁骑在吴三桂和李东国的博弈中起到大作用了吗?并没有,一方面经过山海关大战,当年的关宁铁骑以及所剩不过几千,包括家丁部队也是损失惨重。所以吴三桂对他额这支残军是十分珍惜的,除了用作护卫,是不会让他们随便冲锋陷阵的。而在吴三桂的平西大军中,很多铁骑军成员都是以将领的身份出现,因此也犯不上冲锋陷阵这么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