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山海关 >> 山海关新闻 >> 正文 >> 正文

谁说山海关之战清军以少胜多事实上其兵力处

来源:山海关 时间:2023/9/17

山海关之战

年4月21日,李自成的大顺军与清军和吴三桂军于山海关大战。这是大顺军与清军的第一战,也是明清之际最重要的决定性战役。李自成的战败成为其灭亡的开端。这场战役所投入的兵力规模,自然也成为史学家们所关心的话题。

李自成的兵力,在清代官方史料中大体被说成有20万人,这个说法来自多尔衮的报告,所谓“贼首李自成亲率马步二十余万”。后世有些甚至夸大成40万人。因此长期以来,世人的印象都是清吴联军在山海关以少胜多大败李自成。但山海关之战的亲历者们,却大都认为李自成并没有那么多军队。《燕都日记》记载的数字是“兵数万”;其他当事人的描是6-10万人。而《平寇志》等书则认为,李自成实际上只有5-6万军队,所谓“10万”乃是李自成夸大吹牛的数字。这乃是李自成的常态做法。于是,一些史学家开始倾向于认为李自成实际只带了6万兵马前往山海关。

但学者王兴亚却认为,李自成亲率前往山海关的兵力的确是6万,但此前在山海关附近另外还有一批大顺军。两军合计仍有10万人左右。

那么,清军有多少兵力呢?清代官方史书对多尔衮年入关兵力并无详细统计,却有一个说法:“前后兴师,未有如今日之大举”,也就是说,入关兵力规模之大是空前的。朝鲜人也观察到清军几乎是倾巢出动。此前讨论过,满洲入关前约有20万军力(不含包衣),其中满蒙八旗约有11万人左右,其他是汉军八旗和三王等等。清廷官方史书的说法是多尔衮入关率领有“满洲蒙古兵三分之二,及汉军、恭顺等三王、续顺公兵”,也就是满蒙兵约7万余人、汉军2万人、孔有德等约2万人。合计约有10万人(不含随军包衣)。多年后,雍正的上谕也说“入京师时,兵亦不过十万”。而投靠清军的吴三桂部,另约有4-5万人。清军与吴三桂部合计约有14-15万人。时人也有入关清军兵数“共14万”的记载,看来算是比较靠谱的估计了。

综上所述,山海关之战,两军兵力的大致对比是:李自成军约有10万人,清吴联军约有14-15万人。这对比的结论是一目了然的:与传统印象不同,清方在人数上反而占优势。

那么,上述推算,是否有其他材料可以证实呢?值得一提的是,山海关之战还有个很特殊的观战者:朝鲜人李麳。他是跟着多尔衮一起行动的,目睹了战役过程。李麳回国后向朝鲜王汇报说:“以臣所见,胡兵似倍于流贼”。意思是说,他目击所见,似乎清军的人数要比李自成多一倍。李麳对战事规模的描述未必都很准确,但他的“清军多于李自成”的直观印象却很有意思。以朝鲜人的立场,固然不喜欢清军,但对李自成也同样没有好感,甚至咒骂李是“流贼”,没必要故意虚饰李的失败。这一证词也间接证明,山海关之战,清军兵力确处于优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9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